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gr4hn

http://gr4hn.kub2b.com/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寿险财险同日领天价罚单,中国太保保费增长乏力又遇合规阻碍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7月1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连披露5张针对旗下寿险公司与财险公司的罚单,另有20余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罚款金额高达1098万元。

图片

随着保险行业监管加强,险企近两年收到的大额罚单明显增多,今年上半年百万级罚单一共有10张。如今,中国太保旗下两家子公司,各收一张百万级罚单,暴露出中国太保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内控合规漏洞,对集团整体经营与口碑都会形成一定拖累。

直指费率与数据报送,整改效果不显

这5张罚单中,有4张都来自太平洋财险,罚款金额最大的一张是针对太平洋财险的472万元罚单。

具体来看,因为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报送的报告、数据不准确”“投保信息管理不规范”等违法违规事实,太平洋财险被罚款472万元,太平洋财险河南分公司被罚款50万元,太平洋财险安徽分公司被罚款30万元。作为相关责任人,叶明满、王姝、陈森等十余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99万元。

此外,太平洋财险黄石中心支公司因为存在“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被罚款20万元。作为相关责任人的陈某被禁业,陈某、朱某、徐某等4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4万元。

太平洋人寿收到的则是一张353万元罚单,主要违规行为除了有“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报送的报告、数据不准确”外,还有“给予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作为相关责任人,赵鹰、陈福生等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70万元。

短短几项违规,让中国太保的罚款金额直飙千万。面对如此巨额的罚单,中国太保很快出来回应,称两张大额罚单针对的违规行为主要是2023年4月-6月,原银保监会对太平洋财险和寿险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两家公司在2022年-2023年3月期间发生的业务违规操作,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完毕,并表示这次处罚没有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以后将持续加强合规管理。

太平洋财险与太平洋人寿此次被披露的几项违规,在保险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未按规定使用条款费率,在财险领域较为常见,部分险企会通过虚挂中介业务、拆分保单等方法,来变相突破备案费率,达成抢夺市场份额的目的。

报送数据不准确也是保险业监管处罚的高频违规行为,可能出现的情形包括虚列费用、财务数据失真、虚构保单、隐瞒高风险业务或关联交易、偿付能力数据错误、客户信息造假等,不仅会干扰监管决策,还可能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

虽然中国太保声称两张大额罚单针对的违规行为已经全部整改完毕,但近两年,太平洋财险与太平洋人寿收到罚单的频率有所增加,这些罚款金额或大或小的监管罚单,暴露出太平洋财险与太平洋人寿当前仍存在不少类似的违规行为。

如7月9日,太平洋财险梅河口支公司被罚款12万元,原因是“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

7月4日,太平洋人寿郑州分公司也收到一张百万罚单,罚款110万元,违规行为便包括“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资料、文件”“未按规定使用未经备案或批准的保险条款”“欺骗投保人”,前两项违规行为都与本次巨额罚单所披露的违规类似。

5月9日,太平洋财险长春中心支公司被罚款93万元,其中一项违规行为便是“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农业保险条款”。

财险寿险同时承压,集团面临增长瓶颈

在2024年报中,中国太保提及该集团基于自主研发的数字人视频生成及合规管理平台,平台集标准化模板合成、监控溯源于一体,从源头确保营销内容的合规性。这与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2027年前实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监管能力同步提升的引导不谋而合。

但去年以来太平洋财险、太平洋寿险收到的多张罚单中,不管是违规返利还是未按规定使用费率等问题,都侧面反映出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在保险业务推进过程中,存在“重业务轻合规”的痼疾。如何平衡业务合规与保费增长,还有待中国太保进一步探索。

然而,即便“重业务轻合规”了,中国太保的保险业务增长目前仍面临一定瓶颈。

今年一季度,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937.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79%、18.13%。在2024年分别同比大增24.74%、64.95%后,营收净利润突然在2025年出现下滑,追究深层原因,是中国太保的收入结构对投资端的依赖较高,以至于业绩极容易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突然“变脸”。

2024年,中国太保实现投资收益1203.94亿元,同比增加130.5%,撑起了中国太保全年的业绩增长,总投资收益率也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至5.6%。

而投资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便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增长。到今年一季度,股票与债券市场回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大幅下降,只有16.55亿元,同比大幅缩水89.04%,也导致整体营收承压。

对应的,中国太保的保费收入难以支撑起集团整体业绩的大幅增长。2024年,中国太保的原保费收入为4420.72亿元,较上一年增加4.39%,同时期,保险行业的原保费收入平均增速为5.7%,中国太保的原保费收入增速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原保费收入中,太平洋寿险的原保费收入为2388.23亿元,同比微增2.4%;太平洋财险的原保费收入为2032.49亿元,同比增加6.8%。

今年一季度,太平洋寿险的保费规模回温,实现规模保费1184.22亿元,同比增加12%;但太平洋财险的保费增速又出现下滑,实现原保费收入631.08亿元,仅同比增加1%。整体乏力的原保费增长水平,难以推动中国太保的业绩大幅增长。

保费收入增长乏力的同时,中国太保也在持续裁撤营销服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间,中国太保一共裁撤了近300家营销服务部,今年以来,对分支机构和营销服务部的裁撤还在继续。

就在6月,中国太保旗下寿险杭州武林支公司、寿险鹤岗宝泉岭支公司、寿险佳木斯同江营销服务部、寿险宁波江澄营销服务部等多个网点相继被撤销。

撤销网点的背后是营销员规模的缩减,尤其是寿险板块。2019年,太平洋寿险的营销员月均规模为79万人,随着几年间的不断下滑,到2024年,月均总数为18.4万人,截至年末,太平洋寿险仅剩18.8万营销员了。

当然,裁撤网点和减少营销员是险企转型过程中的自然发展阶段之一,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太保虽然传统原保费收入承压,但2024年,太平洋寿险的新业务价值有132.58亿元,同比增加20.9%,新业务价值率为16.8%,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去年,太平洋寿险先后更换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太平洋财险原总经理曾义也卸任;今年3月,太平洋财险原董事长顾越到龄辞任,寿险与财险核心管理层都发生了变化。在新将帅的带领下,中国太保的寿险与财险业务能否做到业绩与合规兼顾,进一步为经营与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呢?